馬拉松訓練懶人包、馬拉松戀戀桐花、馬拉松賽事2022
台北馬拉松賽事
臺北馬拉松(Taipei Marathon)於每年十二月在臺北市舉辦的城市馬拉松賽事,首屆賽事於1986年三月九日舉辦,並在2019年榮獲世界田徑總會銅標籤認證,現任臺北市長也期許未來賽事能朝獲得白金標籤認證的方向努力,2020年賽事共計二萬八名參賽者。
落實執行馬拉松休息計畫是很多人會忽略但非常重要的運動筆記,不斷訓練會讓身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況。
會影響訓練效果且易受傷,當練完馬拉松課表身體正處於被破壞的情況,需休息才能恢復且生長新的細胞跟肌肉。
為了讓身體更強壯,在規劃運動筆記時,一週至少排定一天休息日,新手可排 2 到 3天,穿插在訓練日之間。不要一次休太多天,休息日當天就乖乖休息。
可利用滾筒或電動筋膜槍來幫助肌肉放鬆,避免肌肉過於緊繃而受傷,讓身體恢復到理想狀態以利進行隔天的馬拉松訓練。
肌力訓練當持續進步,速度變快,肌肉會承受更大壓力,肌力趕不上速度時容易受傷,平常訓練可加入肌力訓練,心肺功能像引擎。
肌耐力是馬拉松核心,引擎升級時也需要更穩固的底盤才能負荷。
新手可以訓練核心肌群為主,畢竟身體需支撐跑完全程馬拉松,保持身體挺直就需核心肌群幫助。
跑馬間歇訓練是讓人害怕的運動筆記,間歇訓練是重複操作且高強度的訓練,間歇訓練種類多,皆以短距離周期訓練。
間歇性馬拉松訓練常見距離有 400、600、800、1600、2000、3000 公尺六個級距,速度和訓練趟次因人而異,間歇訓練目為提升比賽速度。
為了突破瓶頸,間歇效果在於增加肌耐力、增加血液含氧量、提升跑步效率、刺激並增強肝醣儲存力、新手、有氧能力、肌力不足時,不建議進行間歇訓練。
高強度間歇訓練會增加受傷風險,對訓練會倍感壓力,受傷得不償失。課表以大量輕鬆跑以及配速跑為主,待參加過幾場馬拉松賽事又有穩定規律的訓練後即可突破瓶頸。
配速跑指目標配速,當設定好馬拉松運動筆記後,可換算出每1公里目標跑速,完成目標需穩定配速,除可訓練穩定配速之外,還可模擬比賽速度。
配速課表有一定的強度,不建議長距離訓練,以全馬而言十六公里配速跑就夠,新手剛開始則建議十公里以內,隨著之後的狀況做滾動式回歸校正。
所謂的馬拉松輕鬆跑在訓練中佔最多時數的運動筆記,定義是可邊跑步邊聊天,且可以一直跑的速度,許多人對訓練有速度迷思,認為跑越快越有效果,其實不然。
路跑是有氧運動,需強大有氧基礎,輕鬆跑是建立有氧基礎主要方式,可建立跑感與節奏。
輕鬆跑配速要由目前狀況做為參考基礎,進行馬拉松輕鬆跑要維持速度區間,跑太快身體疲勞,並且對於有氧能力效果不理想。
輕鬆跑太慢會影響跑步姿勢以及跑步效率,一周需訓練五至六天,不須每天進行馬拉松強度訓練。
善用輕鬆跑累積跑量,進行長距離練習,輕鬆跑的強度雖低,卻可有效增進有氧能力,勿低估輕鬆跑效果,它在訓練中是不或缺的。
如果正準備馬拉松賽事,可先設定每週運動筆記,選擇其中一天進行長距離訓練,剩餘距離均攤其他訓練天數上,設定跑量一週至少 40 公里。
選一天實施十六公里長距離訓練,一週跑四天,扣掉長距離訓練,剩下三天平均一天跑八公里即可,資深跑者會進行速度訓練,輕鬆跑可做為長距離訓練課表。
速度表前後的 (緩和跑) 及隔天的 (恢復跑),7天訓練課表可排定1天速度課,一天長距離馬拉松訓練,剩下目標里程可用輕鬆跑補足,輕鬆跑真的是需要慢慢跑,循序漸進完成。
參與馬拉松需掌握體能狀況,這非常重要,了解身體狀況,才能在不同的訓練課表上搭配相對應的速度,有助設定自己目標完賽時間。
訓練相對應配速訊息在網路上都找的到運動筆記,金石堂書局有不少書籍可參考,有經驗跑者會以前幾場賽事的時間作依據。
若離上一場馬拉松比賽已有段時間,那麼建議可以自測一次十公里甚至半馬,所得到的數據會較符合現在體能狀況。
若是新手,可先測一次十公里,若負擔太大的話,可分兩天各跑五公里,再將2個成績相加平均。
測得成績後,可針對自身的狀態推算各種課表所需的配速,明確設定馬拉松目標,才會進步。
馬拉松的暖身期須長時間準備,訓練期也非常辛苦,若無明確目標,會在疲乏訓練中喪失信心,目標難度設定太高,容易在訓練中產生運動傷害。
完賽時間目標若設定難度太低,會喪失挑戰動力,目標設定應依體能狀況做滾動式調整與超前部署。
累積訓練經驗後,再依進步程度做調整,進行馬拉松訓練,一個運動筆記周期約一到兩個小時。
視訊教學甚至需三小時,一周進行四到五天訓練,規劃課表前須自我評估計畫,下班後訓練時段與居家生活需取得平衡點,才能循序漸進地進步。
路跑訓練後要避免熬夜,睡眠充足,疲勞狀態進行訓練會增加馬拉松受傷風險,若下班後沒有時間或太累,建議睡飽後利用早上訓練。
運動筆記熱烈推薦的戀戀桐花馬拉松將於2022 年邁入第8個年頭,除了有愈來愈多運動好手熱情參賽,主辦單位一秉初衷的用心規畫具吸引力的桐花賽道。
2020 年新增全馬組、半馬組、相親組、三組賽道都有不同風貌,獲許多跑友讚賞,從賽道規劃、完賽禮準備、賽事主題,處處都可以見到主辦單位的用心。
感恩當地民眾熱情參與,來年將以「做一個溫暖的人」作為馬拉松核心思想,並彰顯「戀戀桐花」的懷舊路跑風格。
挑戰自我的浪漫賽事,始終如一的從象徵愛情的合興車站起跑,有始有終、週而復始,像極了愛情,最浪漫的台三線路跑旅程竭誠歡迎全國的跑者共同參與。
跑界耳熟能詳的 「戀戀桐花」 誕生於2015年,配合客委會年度桐花祭,結合全台馬拉松熱潮,新竹縣府於合興車站首次舉辦路跑活動,桐花緩和飄落的景致,讓參與者體驗甜美、感動的路跑歷程。
戀戀桐花馬拉松蔡耀全執行長,無畏惡病折磨與路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,仍然努力不懈地籌備賽事,為了讓更多人經歷「戀戀桐花」的洗禮後,深深體驗喜悅樂活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