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先兆飲食、糖尿病的前兆、糖尿病自我檢測、糖尿病特徵、糖尿病指數、糖尿病風險、糖尿病症狀診斷、糖尿病初期。
糖尿病先兆會出現食慾增加(覺得怎麼都吃不飽)、排尿次數增加及量多(多尿)、不正常口渴(多喝)、體重不正常減輕、視力模糊、傷口癒合慢、足部有針刺感等糖尿病的前兆。
糖尿病約有30%~50%的病人會因為高血糖導致神經受損,造成神經損傷,最先受影響的是末端的手指、腳趾,出現的糖尿病先兆有手掌或腳掌麻痺、腳踩在硬地上卻覺得軟綿綿,這些都是糖尿病的前兆,務必特別注意。
糖尿病是慢性疾病,應定期治療與追蹤,落實良好生活型態,管理血糖,預防糖尿病併發症。
糖尿病是十大死因之一,每年萬餘人死於糖尿病,國內約210多萬名糖尿病友,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嚴重影響國人健康。
糖尿病分為一型糖尿病(胰島細胞凋零,胰島素分泌不足)、二型糖尿病(胰島素阻抗,胰島素相對缺乏)、妊娠糖尿病、其他型糖尿病。
沒有糖尿病的人空腹血糖值為七十至一百 mg/dl,當血糖檢測值大於一百八時,尿液便會呈現糖份,導致3多1少的病症。
糖尿病診斷標準 : 無懷孕狀況下4項只要符合1項即確診為糖尿病
一.常見的高血糖症狀 (吃多、喝多、尿多與莫名變瘦) 隨機血漿血糖≧200 mg/dL
二.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二小時血漿血糖≧200 mg/dL
三.糖化血色素(HbA1c)≧6.5%
四.飯前血漿血糖≧126 mg/dL
三個月統計糖化血色素高於六%。妊娠糖尿病史或曾產下超過四千公克的巨嬰。
平時宜規律運動、適當休息、勿晚睡、多喝白開水、勿喝含糖飲料、勿喝酒、每天量測血糖,如發燒、腹瀉、呼吸困難務必立即就醫。
避免擅自使用藥膏塗抹傷口,以免延誤治療,導致蜂窩性組織炎。
糖尿病服藥須知,降血糖藥物種類多元,請詳讀各藥物服用方式,以免造成藥物副作用。
3多1少(吃多、喝多、尿多、變瘦)為糖尿病主要症狀。
視力退化、黃斑部病變、白內障、飛蚊症、疲倦、易累。
輔助穩定血糖壓,紫甘藍菜含維生素E、維生素A、β-胡蘿蔔,能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,增強活力,減少糖尿病併發症。
糖尿病自我護理糖尿病恐併發神經病變、腦心血管病變、觸感遲鈍、代謝變差、細菌感染、傷口癒合困難、截肢。
落實居家血糖自我監測、確實紀錄。糖友勿穿著硬皮鞋、高跟鞋、長筒靴、雨鞋、涼鞋、功夫鞋與潮濕的鞋子。
常見的併發症有眼睛病變、青光眼、白內障、飛蚊症、視網膜剝離、黃斑部病變、失明。
遵循醫囑準時服藥或注射胰島素,糖尿病不可自行停藥或加減藥物劑量。
糖尿病低血糖之預防,低血糖症狀手發抖、腿軟無力。皮膚搔癢、細菌反覆感染、傷口癒合困難、皮膚出現水皰疹、女性陰部搔癢、男性陽痿、勃起功能障礙為其次要症狀。
吃紫甘藍菜可降低膽固醇、具抗氧化作用,能抑制併發症,幫助細胞更新,促進新陳代謝。
規律運動有助防治糖尿病,每週至少三次,每次有氧運動至少三十分鐘,爬山、重訓、游泳。
糖友發病前期多無症狀,隨著血糖控制不當病情日益加重,多種糖尿病併發症會逐漸浮現。
紫甘藍菜含維生素C,吃紫甘藍菜避免同食蝦,維生素C的食物和蝦 ( 帶殼海鮮 ) 同食,可能會導致中毒。
剪指甲要用指甲刀,不要用剪刀,可先將手腳指甲以溫水泡軟後再修剪,指甲會稍微軟化,比較好剪也不容易剪到肉,避免剪的太短。
甘藍菜可改善糖尿病,紫甘藍菜含礦物質鉀、鈣、磷、鐵、銅、鎂、硒,可幫助患者調節電解質平衡。皮膚瘙癢,眼部疾病忌食紫甘藍菜。
減少糖尿病風險,可健走、慢跑、騎單車、練瑜珈、外丹功、太極拳、定時定量進食。減輕體重,避免肥胖。
控制飲食、運動規律、定時服藥,三箭齊發防治高血糖。
做好自我照護,及早預防傷害。隨時攜帶糖尿病護照。
若糖尿病足發現傷口熱痛紅腫,需火速就醫。
肺炎忌食紫甘藍菜。手術後身體虛弱忌食紫甘藍菜。胃潰瘍忌食紫甘藍菜。
攝取足夠纖維質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、促進血脂代謝,常吃紫甘藍菜,能攝取足夠纖維素。
營養過剩、壓力煩惱、懷孕、都可能誘發糖尿病。
紫甘藍菜有助降血糖、消暑止渴,紫甘藍菜含維生素C、和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C,維生素B群能改善糖尿病與神經功能障礙與視網膜病變。
若出外旅行,請事先備充足藥量。鞋子的尺碼要買大半號,使用彈性佳的鞋墊,減少腳部摩擦。
紫甘藍菜含有少量K1,U,氯,碘,有助糖尿病改善,還可治療脹氣、嗜睡,K1及U是抗潰瘍因子。
紫甘藍菜可抑制糖尿病併發症,一顆紫甘藍菜約含8克的纖維質。
心悸、頭暈、飢餓、出汗、無力,應即刻服用含糖食物十五~二十公克。
餐前八小時未進食之血漿葡萄糖高於一百二十六 mg/dl。
糖尿病高風險族群,油炸燒烤醃製食物、抽菸喝酒、含糖飲料、大魚大肉、過度操勞、經常熬夜、睡眠不足、病毒感染。
其它型糖尿病占5%,發病於少數族群,腫瘤、胰臟炎、膽囊炎。血管病變、血管硬化、血管內竟變窄、高血壓、腦中風、心肌梗塞。
出外時隨身攜帶糖果、餅乾、果汁,一旦低血糖突發時可應急。
紫甘藍菜含甲硫丁氨酸,常見於甘藍菜、萵苣、苜蓿芽等綠色植物中,甲硫丁氨酸可改善糖尿病併發症。
每日仔細檢查與清潔足部趾縫,保持皮膚乾燥,預防傷口感染。潮濕、冬天、下雨時,小腿血液循環變慢,糖尿病足部照護需更謹慎。
降低血中糖化血色素,改善糖耐量。一型病友,需終生施打胰島素維持血糖平穩。
看電視、睡覺前時可做一些腿部運動,甩腿、按摩小腿、旋轉膝關節、足踝關節、屈膝、拉筋、提腳跟、踮腳尖。
糖尿病為全身性代謝症候群,主因為胰島細胞凋零,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阻抗,造成葡萄糖無法進入細胞,滯留於血液所產生的連鎖性疾病。
糖尿病併發症,神經病變、便秘、腹瀉、觸感遲鈍、神經性膀胱、男性陽痿、不舉、女性性冷感、四肢末梢神經痠麻刺痛。
餐前八小時未進食之血漿葡萄糖高於一百二十六 mg/dl。吃多、尿多、口渴、變瘦、持續性高血糖,隨機血漿葡萄糖高於兩百mg/dl,是糖尿病症狀。
糖尿病冬季保暖,建議穿著厚毛襪或使用石墨烯保溫毯、電暖器、遠紅外線乾式泡腳桶,促進小腿與足部血液循環,要避免將腳放在電熱毯、熱水袋上,以免燙傷。
二型糖尿病占80%:發病於中老年人,家族糖尿病史、飲食失當、缺乏運動、體重超標、過度操勞、抽菸、酗酒都是導致罹病原因。
穿著柔軟有彈性且通風的鞋子,不打赤腳步行,避免造成腳底傷口。抬腿、幫助血液循環,促進柔軟度與靈活度,增加腿部細胞含氧量。
紫甘藍菜的飲食禁忌,習慣性腹瀉、壓力性腹瀉、體質虛弱者不宜食用紫甘藍菜。
紫甘藍菜含植化素,可防治糖尿病,植化素可增強胰島素利用率,改善胰島素阻抗,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肥胖型患者減肥。
100克紫甘藍菜含100~200微克維生素K9,每天攝取100克即可避免維生素K缺乏,能維持骨骼密度、降低糖尿病風險。
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口渴、多尿、變瘦、腹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視力退化、腎臟病變、高血壓、蛋白尿、水腫、腎衰竭、呼吸急促、高血脂、高膽固醇、高血壓、腦心血管疾病。
300克紫甘藍菜含的維生素C是一個柑橘的3倍,紫甘藍菜的鐵,有利糖尿病控制,提高血液含氧量,纖維素增強胃腸功能。常食用紫甘藍菜能紓解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。
紫甘藍菜含 (丙醇二酸) 能阻止糖分在體內轉變為脂肪,適合糖尿病族群食用,紫甘藍菜的紫色色素可抑制血壓上升、改善肝功能。
隨時活動下肢以促進血液循環。一型糖尿病占15%,發病於兒少年,是自體免疫系統病變導致,因胰島細胞凋零,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。
紫甘藍菜為十字花科、蕓薹屬草本植物、含多種化合物,可減少三高罹病率。
糖尿病友至少三個月抽血檢驗膽固醇、三酸甘油脂、肝功能、腎功能、糖化血色素、尿蛋白。
糖尿病慎防低血糖、血糖低於七十mg/dl,會造成飢餓、頭暈、冒冷汗、心跳加快、四肢無力、手腳發抖、異常飢餓。
紫甘藍菜的糖尿病菜單
葡萄乾涼拌紫甘藍菜
作法
1紫甘藍菜洗乾淨後切細絲冰鎮 ( 或者用削水果皮的削皮刀來削紫甘藍菜 ) 備用。
2調泰式醬汁,碗裡加入蘋果醋、辣油、花椒粉、香油,鹽,蒜,然後把調好的 泰式醬汁均勻的撒進切好的菜絲上,撒上葡萄乾,拌勻即可盛盤上桌。
更多糖尿病資訊可參閱請參閱-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
https://www.tade.org.tw/